12月28日,由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商丘师范学院承办的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换届大会暨第38届学术年会在商丘师范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活动。作为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依托单位,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刘志军教授、李桂荣教授、王振存教授、王晋教授、姚松副教授以及硕博士研究生等21人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刘志军作为依托单位领导进行表态发言,并代表河南省教育学会发表领导讲话。他对新一届理事会及会员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强化政治地位。希望教育专委会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积极融入大局,将教育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变革中贡献力量。二是提升学术影响力。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扎根河南,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及河南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研究,为政府部门和学校区域提供理论思考和理性回答,以学术研究为核心,提升省教育学会的地位。三是健全治理机制。认真领会省教育学会关于加强组织建设、激发分支机构活力的意见,强化活动管理,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会模式,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四是守正创新作贡献。希望河南省教育专委会新一届理事会,守正创新,传承正气,在组织建设、实践推动、协作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为教育强国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李桂荣作为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发表讲话。她代表第十一届理事会,向为学会发展付出的各位同仁表示感谢。她认为此次理事交接不仅是人事变动,更传承着教育理想与责任。她对第十一届理事会的构成作了简单介绍,并就过往成就和未来挑战发表了意见:过去,在研究、实践、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需要积极应对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教育公平、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等复杂挑战。她承诺,理事会将按省教育学会章程规范发展,强化自身建设,深化理论研究,提升服务,促进理论与实践互动转化;坚信理事会能开创专委会新篇章,为河南及全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振存代表第十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他从组织建设、年会引领、关注前沿问题和创新科研四个方面对理事会过去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下一届理事会,能够持续优化组织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打造学术品牌;深入学术研究,推动科研创新;加强交流协作,开拓发展空间;促进成果转化,强化机遇意识,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河南教育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推选了专业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并先后选举产生了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的58位理事。随后,由新当选的理事们进一步选举出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以及副秘书长等理事会负责人。其中,我部王北生教授被推选为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李桂荣教授当选为理事长,王萍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及秘书长,王振存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姚松副教授当选为副秘书长,王晋教授以及安传迎与李福林两位教师当选为理事。

同时,我部共有6位硕博士研究生分别在分论坛一、分论坛二和分论坛三发言。
在分论坛一“教育强国建设与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张清宇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指标、样态与路径》的汇报,何俊萍作题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研究的演进、热点与前沿》的汇报;在分论坛二“教育家精神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尚静作题为《教育家精神赋能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的三重阐析》的汇报,刘婉晴作题为《多重制度逻辑下我国中小学教师减负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的汇报;在分论坛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体制机制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刘丽强作题为《何以·以何·如何:场域理论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重审思》的汇报,王繁博作题为《高质量发展下学校治理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汇报。
参会师生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为与会者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研讨平台,围绕当前教育学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激烈碰撞与有效交流,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融合,拓宽了每位参会者的研究视野,为未来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合作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